黨務動态
首頁  -  黨建群團  -  黨務動态  -  正文
88858cc永利黨員幹部赴紅旗渠幹部學院開展學習教育活動

時間:2016-09-21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學校黨委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精神,紮實推進學院事業發展,在學習中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實踐要求,增強黨員意識,做合格黨員,學院黨委組織了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弘揚“紅旗渠”精神的學習培訓班。9月10日上午,88858cc永利51名黨員幹部,包括10名退休黨員,赴紅旗渠幹部學院開展了為期兩天的“紅旗渠”精神專題學習教育活動。

      10日下午,全體學員在紅旗渠紀念館開始了現場教學。在紀念館裡,經過教學老師的講解,了解到了紅旗渠的創舉。上世紀60年代,十萬林縣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曆經十年,在巍巍太行山的懸崖峭壁建成了“人工天河”----紅旗渠,孕育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曆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先後親臨紅旗渠視察,并對紅旗渠及紅旗渠精神給予高度評價。曆時兩個小時的現場教學緊湊而精彩,教學老師生動還原了上世紀60年代那個生活條件艱苦的歲月裡,林縣人民自力更生,克服重重險阻挖掘紅旗渠的峥嵘歲月,紀念碑石上印刻着當年犧牲的同志的姓名。飲水不忘挖井人,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紅旗渠不僅是造福後代的偉大工程,也是中華民族不屈意志和團結精神的集中體現。在紅旗渠紀念館現場教學結束後,教學助理帶領全體學員在教室進行了紀錄片《紅旗渠》的音像教學,該記錄片是當年紅旗渠修建過程的真實記錄,真實再現了當年林縣人民“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決心和壯舉,學員們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10日晚上,依據學習培訓計劃,全體學員在教學助理的組織下首先集中觀看了話劇《紅旗渠》(上、下),全劇共十二篇,演員們把當時修建紅旗渠的場景用藝術的手段再現,篇篇情感真摯,催人淚下。兩個小時的音像教學感染了全體學員,也立體再現了當年10萬大軍戰太行的動人故事。接下來,觀看了紀錄片《巍峨山碑·楊貴篇》,該專題紀錄片以問答的形式采訪依然健在的當年縣委書記楊貴老先生,再現了當年林縣人民如何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難建設紅旗渠的曆史過程。楊老話到情深處幾度哽咽,傾注了他對紅旗渠的情感,令人動容,令人感慨。

     11日上午,全體學員進行了現場體驗教學,走“紅飄帶”、“水長城”,觀看“淩空除險”、“鐵姑娘打釺”,真實再現了當年修渠場景,特别是“青年洞”,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期兩天的“紅旗渠”精神學習教育活動,學員們深入學習領會了紅旗渠精神,深切感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和靈魂的淨化,激發了黨員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熱情。學習培訓結束時,學院黨委書記劉斌同志做了學習總結:來到紅旗渠幹部學院學習,意在使黨員幹部振奮精神,繼續前行,精神蘊含着理想,也彰顯着信念,其目的是全院黨員幹部淨化心靈、接受教育、提升境界。“梅花香自苦寒來”,苦幹實幹是學院發展的必然要求,希望大家以紅旗渠精神為導向,立足本職,團結協作,艱苦創業,将學院的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做深。

     全體黨員幹部在此次難忘的學習過程中,都有了各自的感悟和收獲。計算數學系主任柴振華是一個“80後”,他表示:“我被那個時代的精神深深地感動,如果不是這樣的學習,我們這一代人恐怕很難體會到當時創業的艱辛。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也要用自己的雙手為後代打下更好的基礎。”八十歲高齡的退休黨員餘明書老師不禁念出了毛澤東:“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詩句,她表示,優良的精神和品質需要得到傳承,紅旗渠精神永存!大家紛紛表示,要把“紅旗渠”精神融入到平時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去,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奮發向上,求真務實,積極推進學院事業發展。

IMG_0318.JPG

IMG_20160910_153609.jpg



 

  •  

 

地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037号 88858cc永利(東三十一樓)
郵政編碼:430074     辦公電話 E-mail:mathhust@mail.hust.edu.cn
Copyright 版權所有 ◎ 88858cc永利(Macau)有限公司官网

Baidu
sogou